Display mode (Doesn't show in master page preview)

2025 年 11 月 20 日

经济文摘

印尼央行维持4.75%的基准利率以支撑印尼盾汇率

คะแนนเฉลี่ย
​        印度尼西亚银行(BI)11月18-19日会议连续第二个月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于4.75%,同时将存款利率维持在3.75%,贷款利率维持在5.50%。此举旨在维持印尼盾的稳定,该货币目前是亚洲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同时,印尼央行也需逐步推动仍显疲弱的经济复苏。   
 
        - 尽管通货膨胀有所加快,但仍处于目标区间内,使印尼央行得以维持宽松倾向,但受制于印尼盾贬值态势。2025年10月通货膨胀率升至2.86%,为18个月最高水平,但仍在印尼央行设定的1.5%-3.5%的目标范围内,主要源于黄金价格、新学期开学相关支出以及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尽管如此,印尼盾的持续贬值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压力,从而限制降息空间。
 
        - 由于资本外流压力持续,印尼盾继续大幅贬值,使印尼央行对降息持谨慎态度。自年初以来,印尼盾已累计贬值3.42%,截至11月18日汇率为16,734印尼盾兑1美元。印尼盾贬值的部分原因是外国投资者持续抛售债券,导致金融账户自年初以来持续呈现赤字。在此背景下,印尼央行不得不在境内外市场采取汇率干预措施,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受到限制。 
 
        - 外部稳定性出现正面进展,有助于支持明年货币政策的宽松。印尼外汇储备上升至1,487亿美元,可覆盖6.2个月的进口需求;外债总额降至4,244亿美元,同比下降0.6%。其中,民间部门外债同比减少1.9%,政府外债增速放缓至2.9%。因此,外债对GDP比率在第三季度降至29.5%(第二季度为30.4%)。这些正面进展为后续的货币宽松创造了有利条件。

        - 国内需求开始复苏,但仍需依赖财政政策支持。2025年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改善,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4.3%,反映出消费者购买力在财政措施推动下逐步恢复。自9月起,政府推出总额达16.23万亿印尼盾的刺激计划,10月再追加30万亿印尼盾,涵盖发放大米、减税、现金补助以及应届毕业生实习项目。这些措施在年底前有效支撑了购买力,但整体复苏仍主要依赖政府刺激。
 
        - 货币政策向信贷的传导仍然疲弱,导致经济复苏尚不全面。尽管印尼央行自2024年底以来累计降息150个基点,但信贷增长依然缓慢,反映出融资成本向民间部门的传导效应仍未充分发挥。2025年9月整体信贷同比仅增长7.7%,而占整体信贷约18%的中小微企业(MSME)贷款同比仅增长0.16%。
 
        - 印尼央行推出宏观审慎流动性激励措施(KLM),以增强货币宽松政策在2026年的传导效果。该措施自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通过根据商业银行降息速度提供额外流动性,鼓励银行降低利率并加快向重点行业放贷,如农业、工业、旅游、建筑以及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s)。此举将有助于降低银行融资成本、提升流动性,并增强货币政策宽松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

        开泰研究中心认为,尽管印尼经济复苏趋势向好,外部稳定性也出现积极信号,但由于印尼盾仍持续贬值,国内需求复苏仍显疲弱,预期印尼央行将在今年最后一次会议上继续维持利率不变,但可能在2026年第一季度降息,前提是印尼盾汇率和通货膨胀有所改善。

=================================
详情请参阅开泰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KRC-TH

KR WeChat (1).jpg


Scan QR Code


QR Code

注:

本研究报告系依据可靠的资料来源撰写而成,旨在向公众提供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其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本公司可不经预先通知随时更改本报告中的信息。使用者在使用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时须谨慎判断并自行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本公司对于使用者或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含信息而造成的损害概不负责。本报告所含信息不应被视为针对商业决策的任何意见或建议。

经济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