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mode (Doesn't show in master page preview)

2022 年 9 月 15 日

经济文摘

2022-2023年泰国便利店市场在疫情缓解后复苏, 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稳定销售额是重要的挑战

คะแนนเฉลี่ย

        2022-2023泰国便利店CVS: Convenience store)[1] 市场将因比较基数大幅增长,大量市场参与者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当地品牌(尤其在外府地区)将发挥更大作用。


        便利店是过去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零售行业。随着疫情持续缓解,便利店行业也出现复苏,各主要经营商的新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开泰研究中心预计2022年泰国便利店销售总额将因2021年比较基数低而年同比增长13-15%2023年增速可能放慢但仍将高于零售业整体增速,主要支持因素包括:


      • 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消费者逐渐从网购转向更多地从实体店购买商品。同时,政府刺激消费措施如“各付一半"也支持消费者在中小零售店消费,尤其是销售子品牌或廉价品牌商品的零售店更受消费者欢迎。此外,上班族恢复正常上班以及外国游客的回归将支持办公区和旅游区的便利店销售额回升。
      • 制造业成本的增长导致一些消费品价格调升,且预计下一阶段将有更多的价格管制商品制造商申请上调售价。尽管价格上调将对销售量造成不利影响,但将有助于推动销售总额的增长。
      • 门店网点的扩展,包括大型便利店(现代贸易零售集团)[2]的增设门店,当地品牌零售商在自主品牌下扩展新门店,以及作为大型零售商或供应商的销售网点或加盟店进入市场的传统杂货店群体[3]。尽管当地零售商的销售额仅占便利店销售总额的10%,但该比例趋向上升。


        开泰研究中心认为,在消费者仍面临高生活成本和通货膨胀压力导致购买力受限或复苏缓慢,便利店行业市场参与者数量以及销售总额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所有经营商的业绩均出现改善。开泰研究中心同时认为,便利店业将继续面临严峻竞争,不仅是同一零售业细分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包括与其他零售业细分市场和作用更重要的电子商务的竞争,同时各细分市场的商品种类差别不大。


        然而,无论消费基础而言,还是与零售商业模式相似的日本相比,泰国的便利店业已相当饱和。展望未来,各个经营商的门店扩展计划将促使泰国便利店分布更加密集,而人口增长有限,维持销售额尤其是同店销售额将成为便利店行业主要挑战。


        尽管目前泰国的便利店门店数量少于具有类似零售商业模式的国家如日本,即泰国的门店数量仅为日本的一半,但比较每十万城市居民(不包括外国游客)拥有便利店数量发现,泰国为63家,高于日本的49家,反映出泰国的便利店市场已接近饱和。如果再加上将经营模式调整为便利店的传统杂货店数量,将更能推断出泰国便利店行业可能因达到饱和点而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未来阶段,新老经营商仍将持续扩展门店网点,同时尚未全面复苏的经济和居民收入使国内购买力和消费基础增长受限,同时泰国进入完全老龄化社会和人口趋降将给零售业的增长造成压力,从而导致便利店行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环境。


        因此,开泰研究中心认为持续提高门店销售额将是便利店经营商面临的重要挑战,有固定常客流量的便利店可望在消费者有多样化选择和消费行为快速变化的时代生存下来。尽管在短期内便利店市场将随经济复苏而增长,但在中至长期内维持或提高销售额尤其是同店销售额可能更加困难,因为销售额将因便利店的区位、当地目标客户群体的行为变化以及市场或周边的竞争局势而而异。在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拥有多样化选择并趋向谨慎支出的消费者将选择在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便利店消费。


        开泰研究中心认为,便利店经营商除了须调整经营策略如使用在线销售平台、直播带货、提供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商品如保健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额外服务如包裹收寄派送点以顺应消费者行为变化和新趋势外,还应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如有实力的经营商可通过向国外尤其是零售业和便利店业仍有增长空间的东盟国家扩大投资。



[1]本研究报告中的便利店(CVS)是指在商业发展厅(DBD)注册登记的便利店/小超市类零售店(47113类别)。

[2] 属于现代贸易零售集团(Modern trade)的大型便利店零售商,大多为国外连锁品牌或分店。

[3]外府中小企业零售商、注册经营便利店/小型超市的外府大型零售集团,以及通过作为大型零售商或供应商的销售网点或加盟店将经营模式调整为便利店的传统杂货店。

​ 


Scan QR Code


QR Code

注:

本研究报告系依据可靠的资料来源撰写而成,旨在向公众提供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其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本公司可不经预先通知随时更改本报告中的信息。使用者在使用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时须谨慎判断并自行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本公司对于使用者或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含信息而造成的损害概不负责。本报告所含信息不应被视为针对商业决策的任何意见或建议。

经济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