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泰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贸易战、中国经济放缓和泰国制造业仍未复苏的风险,虽然仍得到旅游业和出口增长的拉动,但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开泰研究中心预期,2025年泰国经济增速将比2024年略有放缓。• 预计新一轮贸易战将对2025年泰国经济产生净负面影响,并对2025年的出口构成重大风险。泰国是美国的15大贸易逆差国之一,因而面临被美国加征关税的风险。新一轮贸易占不仅直接导致泰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减少,还间接导致泰国产品在国内和出口市场上与中国产品的竞争加剧。• 2025年对泰国企业来说仍将是动荡的一年。除了贸易战的影响、某些政府措施可能会影响成本以及长期累积的结构性问题导致泰国产业的总体情况并不比去年好多少,各产业的复苏仍将参差不齐,更多中低端制造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2025年泰国商业银行系统贷款总额将缓慢复苏且增长率维持在底位,与泰国整体经济复苏趋势面临多项风险因素的情况相符。
--------------------------------------
泰国经济展望
2025年泰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贸易战、中国经济放缓和泰国制造业仍未复苏的风险,虽然仍得到旅游业和出口增长的拉动,但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开泰研究中心预期,2025年泰国经济增速将比2024年略有放缓。
随着入境国际游客数量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贡献开始下降。由于全球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以及各国吸引游客的竞争加剧和游客行为的变化,预计2025年泰国旅游业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入境游客数量将比2024年的3,560万人次增长5.3%,达到3,750万人次。
民间消费是2022年至2024年泰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但2025年民间消费增速将有所放缓,源于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家庭债务高企和信贷增长趋向放缓。不过,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特别是第二阶段每人10,000泰铢现金或数字钱包发放计划,将对家庭支出产生正面影响,预计可提高GDP增长率0.2-0.3个百分点。
2025年政府支出将得到低基数和2025财年财政预算持续支用的支持,其中政府投资预算总额比上年增长7.8%,国有企业投资预算增长约2.0%。同时预计2025财年投资预算支用率将达75-80%,高于2024财年的65%。
民间投资将比2024年的萎缩略有好转,源于汽车和电子产业获得投资促进委员会(BOI)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总值增长料将带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增长加快的部分原因是第一轮贸易战后中国的生产基地转移(尤其是电子行业)以及政府支持汽车产业技术转型的措施吸引外商大量投资泰国电动汽车 (EV) 行业。此外,数据中心投资也出现显著增长,源于全球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外商投资流入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全球市场供应充足但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在政府支持措施下进口和在泰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大幅增长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反过来可能导致外商对电动汽车生产的投资延迟。此外,美国提高对存在较大逆差或与中国供应链相关的泰国产品的进口关税的风险是影响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量的重要因素。
新一轮贸易战料将对泰国经济产生净负面影响。泰国是美国最大的15个贸易逆差国之一,因此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美国加征进口关税的影响,导致2025年泰国出口总值同比增幅放缓至2.5%左右,尽管部分获得美国进口商在加征进口关税前突击进口以及电子产品上升周期的支持。对于新一轮贸易战可能有利于泰国吸引更多外资从而对工业园区和办公楼市场产生正面影响的期望仍存在不确定性,需等待各产业供应链战略的明朗化,同时还取决于泰国相对于本区域其他国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竞争力。
• 直接影响:泰国对美国出口值增长料将放缓。受影响最大的产品将是泰国受益于第一轮贸易战期间中国将生产基地向泰国转移的产品,如电子零部件、光伏电池和汽车轮胎等。同时,泰国可能被要求从美国进口更多产品,尤其是石油和医疗设备等美国拥有生产优势且其出口值位居世界前列的产品,以及大豆、小麦和肉类等泰国尚未完全开放市场的农产品。
• 间接影响:在国内和出口市场上与中国产品的竞争。过去几年,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中国产品大量进入泰国市场,部分原因是中国的产能大量富余,使泰国的电子零部件、电器、钢铁和服装等制造业受到影响。如果美国将中国产品进口关税上调至60%,更多中国产品可能涌入包括泰国在内的本区域市场,使泰国制造业受到更大冲击。同时,泰国出口产品尤其是计算机及零部件、电子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将在国际市场面临中国产品更为激烈的竞争。不过,美国加征进口关税的实际影响将取决于加税的时机和幅度并因国家和产品类别而异。
泰国制造业仍趋向疲软,源于泰国产品无法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来自纺织、化工、皮革、塑料、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的竞争力随技术的快速变化而下降,并且面临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对着已经面临因中国低价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泰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考虑到政府倾向于将国内能源价格维持在接近2024年水平,开泰研究中心预计2025年泰国通货膨胀率将从2024年的0.4%略升至0.7%。虽然国际原油价格趋向下降,但国内能源零售价格的降幅可能小于国际能源价格的降幅,源于前期的油价补贴和电力限价造成国家石油燃料基金和泰国发电局(EGAT)的负债高企。此外,2024年第四季度猪肉价格同比增幅逐渐转为正值后,2025年生鲜食品价格料将因2024年前三个季度猪肉价格基数低而有所同比上升。自2025年1月1日全国平均最低日工资上调2.9%至355泰铢,预计将推升通货膨胀率约0.08个百分点。此外,政府经济措施尤其是税制改革也可能推升年通货膨胀率。
由于泰国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且趋向增长放缓,泰国银行(央行)倾向于在2025年下调政策利率两次,使2025年底政策利率成为1.75%,以符合经济和通货膨胀走势以及金融风险。预期2025年泰国通货膨胀率趋向持续保持在低于泰国银行规定的1-3%目标区间的水平。
--------------------------------------
泰国产业展望
受国内外多重压力因素影响,2025年对泰国企业而言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各产业的复苏状况参差不齐,总体而言,2025年泰国产业形势不会有显著改善。
开泰研究中心认为,影响2025年泰国各产业的外部压力因素主要包括:
1. 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放缓;
2.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包括中东地区冲突和俄乌战争,如果冲突扩大将使运输成本和资产价格(能源、原料、汇率等)剧烈波动;
3. 特朗普总统执政后新一轮贸易战将对泰国的贸易和投资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需要密切跟踪局势发展以进行进一步评估。
同时,泰国各产业还面临来自国内因素的压力,包括政府的某些政策措施,其中之一是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最低日工资标准平均上调2.9%,从平均345泰铢上调为355泰铢。其中4个府(普吉府 、北柳府、春武里府、罗勇府)和一个区(素叻他尼府苏梅区)的最低日工资达到400泰铢。预计最低工资的上调将使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平均增加至少2%(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尤其是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产业,如农业、建筑业、酒店和餐饮业、零售业以及制造业。
另一国内压力因素是2025年泰国将实施全球税制改革计划,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支柱二(Pillar 2)标准对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的跨国公司征收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Global Minimum Tax)。根据2024年12月26日于政府公报中公布的《2024年补充税法令》,自2025年起,如果在泰国经营的跨国公司的实际税率低于15%,将需要缴纳补充税(top-up tax),以使实际税率达到15%。预料这一政策将对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产生影响,进而降低泰国的投资吸引力。
此外,泰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如竞争力下降、债务高企及老龄化等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虽然泰国政府推动的新兴产业政策有望激活投资氛围,但数字产业、清洁能源、新型旅游业态(如设有合法赌场的大型娱乐综合体)等项目的投资效益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具备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优势的大型企业或泰外合资企业。
开泰研究中心预期,2025年泰国各行业的复苏状况将参差不齐, 可分为以下三类:
1.增速加快的行业: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如私立医院、食品和饮料行业),这一趋势与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以及泰国和全球多个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态势相契合。预计2025年泰国上市私立医院的营收将增长7.0%,高于2024年6.3%(估)。
2.增速放缓的行业:包括酒店业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业、运输业和仓储业。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在疫情后的复苏势头逐渐减弱,同时国内外购买力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此外企业在吸引具有消费实力但增长受限的目标群体方面也面临激烈竞争。预计2025年泰国入境和国内旅游总收入仍将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3万亿泰铢水平。2025年泰国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3.0%,低于2024年4.0%的增长率。此外,电子电气产业仍面临提升竞争力的挑战,预计2025年泰国电子电气产品出口值将增长1.6%,较2024年近10%的增长显著放缓。
3. 趋于萎缩的产业:耐用消费品相关产业,如住宅房地产和汽车产业,源于购买力的复苏难以匹配市场中庞大的供应量。预计2025年全泰国住宅过户数量将连续第二年下降,降至约33.6万套,低于2024年的34万套;国内汽车销量预计将连续第三年下滑,从2024年的57万辆降至约53万辆。
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中小微企业(MSME)在制造业中属于高风险群体。这些企业面临长期积累的竞争力不足问题,预计2025年泰国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将连续第四年减少,尤其是在电子、汽车、化工、金属及时尚产品(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等行业。在服务业部门,尽管住宿、餐饮和零售业的企业数量可能因市场中企业的快速消长而有所增加,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谨慎支出使这些企业在维持销售额并长期稳定运营方面面临艰巨挑战
--------------------------------------
泰国银行业展望
开泰研究中心预期,2025年泰国注册商业银行体系(泰国银行体系)贷款将缓慢复苏,全年贷款总额增长率约为0.6%。尽管该增长率好于2024年的萎缩1.8%(估计),但是必须承认该增长率并不高且连续第四年低于名义GDP增长率。这反映了泰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不仅影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贷款支用和举债能力,还影响金融机构评估信贷风险和监控信贷质量的严格程度,源于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不良贷款和第二阶段(风险显著增加)贷款持续增加。
2025年企业贷款复苏前景好于零售贷款。开泰研究中心预计泰国商业银行系统的企业贷款总额有望从2022-2024的负增长转为以约为1.5%的速度扩张,因得益于2025年民间部门和政府部门投资增长好于2024年的预测。然而,企业贷款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大型企业的贷款支取(用于流动资金)和投资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复苏受业务复苏缓慢制约而依然脆弱,源于面临多项近期挑战,包括购买力疲软、竞争激烈以及整体经济活动复苏不均衡。
开泰研究中心同时预期,2025年泰国银行系统的零售贷款总额继2024年可能出现负增长2.0%之后趋向持续萎缩,缩幅约为1.0%。导致零售贷款继续萎缩的因素是家庭部门收入复苏有限和原有债务负担影响举借新债的能力,特别是大额贷款如房贷和车贷。
开泰研究中心还预计,2025年泰国家庭债务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将维持在85.0-87.5%区间,尽管低于2024年预测的88.5-89.5%区间,但仍高于国际清算银行(BIS)建议的80%的可持续水平。
=================================
详情请参阅开泰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KRC-TH
注:
本研究报告系依据可靠的资料来源撰写而成,旨在向公众提供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其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本公司可不经预先通知随时更改本报告中的信息。使用者在使用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时须谨慎判断并自行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本公司对于使用者或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含信息而造成的损害概不负责。本报告所含信息不应被视为针对商业决策的任何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