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mode (Doesn't show in master page preview)

2024 年 12 月 6 日

泰国经济

关注国家征信局(NCB)的企业贷款数据库,企业债务状况究竟有多严峻?(焦点话题 第30年 第3536号)

คะแนนเฉลี่ย
        开泰研究中心分析了来自国家征信局(NCB)的企业债务人账户数据库中的匿名企业贷款统计数据,该数据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企业债务人账户数据,每季度平均账户数量为170-180万个账户。分析后发现了五个重要问题:

        1. 自2023年末以来,在新冠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救助措施结束后,泰国企业债务质量开始恶化。
        2. 企业规模越小,坏账问题越严重。
        3. 各类金融机构均受到更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4. 研究面临长期债务问题的群体后发现,其长期债务问题的严重程度高于整体企业贷款组合,中小型企业的债务问题更为令人担忧。
        5. 面临债务质量问题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住宿和餐饮、批发零售和制造业,这不仅反映了当前面临的短期挑战,也揭示了亟需各方共同努力应对的结构性问题。

        1. 自2023年末以来,在新冠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救助措施结束后,泰国企业债务质量开始恶化。

        根据国家征信局(NCB)的数据,泰国企业整体债务质量在新冠疫情危机后一度呈改善走势,即逾期超过1天的未偿贷款比例已从从疫情后最高点—2020年第一季度的7.18%降至2023年期间的4.60-4.70%区间,这受益于新馆疫情期间出台的多项救助补偿措施。不过,随着这些救助措施结束后的拉动力消失,加上经济复苏仍脆弱且不均衡,该比例在2024年初再度回升,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已达到5.02%。

        2. 企业规模越小,坏账问题越严重。 

        分析按企业规模划分的不良贷款比例后发现,新产生的逾期(逾期1-30天)未偿贷款和不良贷款(逾期90天以上)按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超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同时,从债务质量开始恶化的时间节点来看,问题最早出现在超微型企业,然后依次扩展到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这反映出企业规模越小,其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越高。

        3. 各类金融机构均受到更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研究超微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这些债务问题最严重群体中逾期不超过30天的未偿贷款,以评估新出现的债务问题后发现,所有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国家征信局成员)均面临不良贷款上升的问题,而不再仅限于商业银行和特设金融机构。其中,租赁和汽车租购贷款公司的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信用卡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保险公司,这些机构的逾期1-30天未偿贷款余额比例分别升至5.04%、4.27%和3.44%。

        4. 研究面临长期债务问题的群体后发现,其长期债务问题的严重程度高于整体企业贷款组合,中小型企业更为令人担忧。

        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估企业部门的债务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发展趋势,开泰研究中心筛选了拥有3年历史数据的企业贷款账户,从中抽取了约65万个账户,以研究债务偿还问题中开始出现延迟偿还迹象的情况,并将这些具有债务问题“长期化”信号的账户定义为一个特定群体。研究发现,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这些账户在各逾期时间段的未偿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约为9.47%,比2021年第二季度的5.50%明显上升,主要源于不良贷款的增加。

        这类债务账户开始逾期的未偿贷款比例明显高于整体企业贷款组合的5.02%,凸显出该债务人群体未能受益于经济活动的复苏和/或政府及金融机构的债务救助措施。此外,按企业规模分类,长期债务问题企业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债务质量恶化比整体贷款组合更为明显,显示长期债务问题从超微型企业蔓延到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5. 存在问题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这反映了短期紧迫问题和结构性问题。

        分析具有长期化债务特征的中小企业所属行业后发现,逾期1-30天的未偿贷款集中在房地产和建筑业、住宿和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这些行业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行业,其贷款比例合计达到75.8%。这反映出企业面临的短期紧迫问题,包括消费者购买力疲软以及与国外低价产品的竞争明显加剧,对企业的销售和订单造成了压力,进一步削弱了企业偿债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住宿和餐饮服务业的债务问题开始恶化,源于旅游业的复苏不均衡影响了住宿和餐厅业务。

        导致上述主要行业不良贷款(逾期90天以上)趋向持续上升的结构性问题显然是抑制消费者购买力的家庭债务问题、成本上升、与外资的竞争、消费者行为变化、贸易战导致的产业供应链调整和贸易法规增加。这导致国外低价产品(如电子产品、纺织品和电器等)在对美国出口减少后涌入泰国市场,并迫使许多制造业产品削减产能。因此,上述因素均挤压了泰国中小企业的收入和竞争力,使其在全球贸易快速变化的时代更加难以生存。

        如果问题的根源无法得到切实解决,2025年将是再次面临旧债务问题循环的一年。

        日益加剧的不良贷款问题虽是一项滞后指标,但其未见改善的趋势凸显了上述诸多累积问题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追溯至经济状况和结构性问题,需要政府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创造新的增长动力,以及除了增强经营商的潜力外,还需要金融部门的债务重组措施来解决眼前的债务问题。目前,泰国银行和商业银行已经实施这些措施,并且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力度,如延长陷入债务困境群体的债务重组期限,以及为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支持,以能够在更长时间内帮助债务人等。

        只要上述问题的根源得不到解决,2025年将是我们面临新贷款低增长问题的一年,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限和不良贷款的比例将继续上升,导致贷款服务提供商必须承担高额坏账处置负担,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同时,面临长期债务问题的企业和居民家庭可能不得不转向更多地依赖于体系外债务。中小企业促进办公室2024年第三季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对体系外债务的依赖比上一季度有所增加。

        开泰研究中心在2024年11月下旬对400名中小企业经营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经营商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得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包括:一、支持整体经济,以有利于企业收入(28.5%);二、设立提供金融知识的机构,以增加经营商向金融机构申请并获得贷款的机会和便利性(22.7%),反映了企业客户对提高金融素养的需求;三,充当与债权人谈判的中介,以减轻债务负担/进行债务重组(22.0%),和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纾困和救助措施。

        对于中小企业经营商对金融机构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行债务重组以使每月还款金额与月收入相匹配,调整申请贷款的条件和流程,以及根据每位客户的风险定价手续费和利率(基于风险的定价)。


--------------------------------------------------------------
注:
(1) 大型企业是指未偿贷款余额 > 5亿泰铢的大型企业群体;
    中型企业是指未偿贷款余额 > 1-5亿泰铢的中型企业群体;
    小型企业是指未偿贷款余额 > 2,000万-1亿泰铢的小型企业群体;
    微型企业是指未偿贷款余额 > 500万-2,000万泰铢的微型企业群体;
    超微型企业是指未偿贷款余额 <= 500万泰铢的超微型企业群体。

=================================
详情请参阅开泰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KRC-TH

KR WeChat (1).jpg





​​​



泰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