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mode (Doesn't show in master page preview)

2025 年 1 月 17 日

泰国经济

金钱并非解决细颗粒物(PM2.5)的唯一答案-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经验中吸取教训(焦点话题 第31年 第3546号)

คะแนนเฉลี่ย
​        新加坡曾遭遇过邻国焚烧森林所导致的有毒烟雾问题,导致细颗粒物(PM2.5)水平在2013年升至471微克/立方米的峰值,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安全标准。为了应对该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具体包括:  

        • 制定法律控制跨境污染:新加坡于2014年实施了《跨境烟雾污染法》(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 Act),如果发现外国公司从事的活动影响了新加坡的空气质量,将被处以每天10万新元(最高200万新元)的罚款。

        • 通过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签署《东盟跨境烟霾污染协议》开展区域合作。

        • 向邻国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援助,如培训森林火灾管理人员、分享有助于减少森林焚烧的技术、并支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此外,新加坡还曾派遣专家小组、使用消防设备和C-130运输机协助印尼控制危险地区的森林火灾。

        泰国也面临类似问题,受到来自邻国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影响。除了在国内制定《清洁空气法》等法律外,泰国还与老挝和缅甸三国还签署了“2024-2030年蓝天战略”跨国协议,目标是减少由工业、交通运输、农业和森林火灾引起的PM2.5污染,并制定了季节性污染管理计划,以帮助减少跨境PM2.5的影响。

=================================
详情请参阅开泰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KRC-TH

KR WeChat (1).jpg




​​​



泰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