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曾遭遇过邻国焚烧森林所导致的有毒烟雾问题,导致细颗粒物(PM2.5)水平在2013年升至471微克/立方米的峰值,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安全标准。为了应对该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具体包括:
• 制定法律控制跨境污染:新加坡于2014年实施了《跨境烟雾污染法》(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 Act),如果发现外国公司从事的活动影响了新加坡的空气质量,将被处以每天10万新元(最高200万新元)的罚款。
• 通过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签署《东盟跨境烟霾污染协议》开展区域合作。
• 向邻国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援助,如培训森林火灾管理人员、分享有助于减少森林焚烧的技术、并支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此外,新加坡还曾派遣专家小组、使用消防设备和C-130运输机协助印尼控制危险地区的森林火灾。
泰国也面临类似问题,受到来自邻国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影响。除了在国内制定《清洁空气法》等法律外,泰国还与老挝和缅甸三国还签署了“2024-2030年蓝天战略”跨国协议,目标是减少由工业、交通运输、农业和森林火灾引起的PM2.5污染,并制定了季节性污染管理计划,以帮助减少跨境PM2.5的影响。
=================================
详情请参阅开泰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KRC-TH
注:
本研究报告系依据可靠的资料来源撰写而成,旨在向公众提供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其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本公司可不经预先通知随时更改本报告中的信息。使用者在使用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时须谨慎判断并自行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本公司对于使用者或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含信息而造成的损害概不负责。本报告所含信息不应被视为针对商业决策的任何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