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mode (Doesn't show in master page preview)

2022 年 10 月 7 日

经济文摘

加密货币市场剧烈动荡,投资者如何应对?

คะแนนเฉลี่ย

​        自2022年年初以来,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并进入下行周期,主要源于遭受多重信心危机的打击,如加密货币和稳定币(LUNC和UST)的崩溃、主要加密货币借贷平台(Celsius Network和Babel Finance)的破产以及世界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Mt.Gox)的关闭等。全球利率的上升态势也是导致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遭到抛售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凸显难以找到支持价格变动的基本面的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问题。

        根据coinmarketcap.com网站数据,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球加密货币的总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约为1.03万亿美元,比2022年年初减少约53.65%。泰国加密货币/数字资产市场投资趋势与全球市场走势一致,2022年8月交易额为660亿泰铢,仅为泰国股市总市值的2%,比2022年1月下跌约51.2%。

Picture1.jpg

        目前泰国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数量仍有限,主要为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截至2022年8月,泰国共有290万个交易账户,比2022年1月增加0.8%,仅为泰国股市交易账户数量的5.2%。虽然泰国加密货币市场无论在交易额还是投资者数量方面都还不大,但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动荡和危机事件仍对泰国一些数字交易中心的运营商造成影响,对泰国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和信心造成较大影响。

Picture2.jpg

        由于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动荡和各种事件将影响泰国投资者信心,开泰研究中心在2022年7月16日到9月15日以焦点小组访谈方式对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如下几个关键要点:

        2022年上半年(20221-6月),约有77.2%的受访投资者亏损,其中大多数人的亏损超过50%也有些投资者获利,大部分获利10-15%。

        - 投资经验并不能减少市场动荡期间的亏损,拥有长期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仍会亏损,同时新投资者也能获利,取决于其他各种因素尤其是投资时机。​


Picture3.jpg 

        - 虽然大部分泰国投资者亏损,但约86.6%的投资者可接受而且不打算退出市场,而只有约2.7%的少数部分无法接受并打算退出加密货币市场,转为投资其他金融资产。开泰研究中心认为,投资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大部分早已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投资加密货币是为了分散风险和投机投机牟利,也有一部分投资者是为研究摸索加密货币市场的规律。

        - 逾90%的受访投资者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研究加密货币市场和其他数字资产的知识。前三大学习渠道包括:1)可信任的媒体或各研究机构的网站或脸书网页(27.8%);2)学者、分析师或市场专家的学术文章(20.1%);3)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讨论交流(15.0%)。​

Picture4.jpg 


        尽管大多数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表示可承受风险和亏损,并期望未来加密货币市场将会复苏并能获利,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投资者仍无法解释究竟是基于哪些基本面因素购买或继续投资于加密货币市场。 因此,开泰研究中心认为,为了应对加密货币市场剧烈动荡、减少亏损并争取获利,投资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重新审视所投资的加密货币是否有良好的基本面并可评估其经济价值,否则投资者必须承受超出尚可承受的高风险更高的风险水平。 
      • 了解投资和投机之间的区别。对金融资产的长期可持续投资必须有基本面支持并且可以评估经济价值,而投机可能无需任何信息或基本面支持,因此投资者必须谨慎投资并意识到投机可能面临的高风险。 
      • 充分认识到加密货币市场存在高度波动特性,广告宣传中的盈利机会并不总是真实的,能否盈利取决于不同的投资和抛售时机。
      • ​持续学习和了解有关加密货币市场的知识,因为即使投资者已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研究了相关信息,但可能仍不足以跟上市场变化,因为市场信息和投资方式瞬息万变而且日益复杂。
      • 密切跟踪并分析加密货币市场和总体金融市场动态以及监管法规的变化,以作为投资决策的基础。

 



Scan QR Code


QR Code

注:

本研究报告系依据可靠的资料来源撰写而成,旨在向公众提供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其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本公司可不经预先通知随时更改本报告中的信息。使用者在使用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时须谨慎判断并自行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本公司对于使用者或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含信息而造成的损害概不负责。本报告所含信息不应被视为针对商业决策的任何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