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mode (Doesn't show in master page preview)

2005 年 2 月 14 日

K-Econ Analysis

旱灾:2005年值得关注的因素

คะแนนเฉลี่ย
管理人员简报
2005年的旱灾问题有可能比2004年更加恶化。原因是2004年底开始出现的旱灾造成泰国重要水库的蓄水量少于2003年,导致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自2004年底开始下降。若2005年年中的干旱季节出现长时间不降雨或者发生旱灾的话,将导致农业用水量不足,从而将造成重要农产品产量低于2004年。

据农业促进厅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1月24日的初步旱灾报告,长时间缺雨形成的干旱共造成泰国51个府发生旱灾,受灾农民人数高达1,541,712人,受灾农地面积达2,677万莱,造成1,817万莱农地发生损失,其中1,182万莱已全部受损。受灾最严重的府是呵叻府,受灾面积为240万莱,其次分别是武里喃府,受灾面积为70万莱;乌汶府,受灾面积为70万莱。大部分的受灾农地为大米种植地。

除了2004年年底的旱灾影响到多项重要农产品的产量以外,还估计在2005年年中的旱季期间,泰国农业遭遇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比过去几年更加严重,因为每座重要水库的基本蓄水量均低于历年来的水平,这意味着2005年农产品产量将趋向减少。

农业经济办公室预计2004年年底的干旱对农产品共造成了100亿泰铢的损失。至于2005年旱季造成的损失,泰华农民研究中心预估为约30亿泰铢,因为受到2004年年底发生的旱灾的启示,相关政府部门已预先对旱情进行了评估,并做好了准备。因此预期所发生的旱灾将不会对经济增长率造成太大的影响,即仅造成泰国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减速0.18%,与2004年旱灾及缺雨造成的损失相近。这是因为农作物产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可从农作物价格上涨中获得部分补偿。预测2005年农民的收入将持续提高,但增幅比2004年有所减缓。

不过,此次发生的旱灾对泰国既有利又有弊。尽管部分农产品出口因旱灾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而减少,且受灾地区的农民损失了获得农作物销售收入的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泰国的商机,旱灾导致人们预测2005年泰国的农作物价格将持续居高不下。在全球农产品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的同时,旱灾将成为农产品进口国家转向增加农产品库存量的刺激因素,以预防农产品在2005年年中可能发生短缺的问题。

除了短期内要跟踪解决干旱问题,注重对农业提供足够的用水量以减轻损失外,泰国政府也针对本国的水资源利用管理问题,即旱季缺水、雨季易涝的局面,制定了长期解决问题的指导政策。根据政府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制定的“全泰国水资源管理系统战略蓝图”的政策框架,政府提出了在5年(2004-2008年)内解决饮用水、农业用水和灌溉区内外的用水问题,并加快完成大型水利建设项目。计划在已建成的2,200万莱的灌溉区基础上,未来再增加1,100万莱的灌溉区和2,500万莱的自给自足区。至于7,300万莱的非灌溉区,计划在总数25,000多个村庄中每村都建造蓄水池或挖掘地下水井。

旱灾肆虐导致作为长期解决旱灾计划的“管道系统灌溉项目”被列入为政府的优先解决问题议程。目前政府正在制定全泰国的供水系统方案,并将率先在非常紧急且必要的地区和条件成熟的地区展开勘察和进行建筑设计,预计将在佛丕府和巴蜀府进行尝试,或分地区每府选择1个地区建造供水系统,以构成一个完善的供水系统。至于“管道系统灌溉项目”的运营方式,政府将负责供水系统建设和铺设管道,管理维护部分则由各地区的用水户负责,用水户须自行开会选举代表组成委员会和设立管理基金,也许将安装水表控制和记录用水量,以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感和互相协助维护系统。相关政府部门如生产结构调整部门或技术促进部门等也将派人协助农民改进农作物的质量。此外,还有作为旱季备用水源的农户水井挖掘计划。

上述长期解决水问题的政策框架是一项正确的指导方针。今年发生的异常旱灾也成为刺激政府加紧制定明确的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因素,将促使政府加快制订实施计划,以达到政策预定的结果。若是能够有系统地对水资源进行配置,将不仅能够解决农业的用水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市民的饮用水及工业的用水问题。

K-Econ Analysis